PLC(可编程逻辑控制器)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核心设备之一,其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原理、编程和系统集成三个方面,以下是详细解析:
硬件构成
中央处理单元(CPU):相当于 PLC 的 “大脑”,用于执行用户程序、进行逻辑运算、数据处理和协调各部分工作。
存储器:分为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,程序存储器用于存储用户编写的控制程序,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。
输入输出接口(I/O 接口):是 PLC 与外部设备连接的桥梁,输入接口用于接收来自传感器、按钮等外部设备的信号,输出接口用于向执行机构如继电器、接触器等发送控制信号。
电源模块:为 PLC 各部分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。
工作过程
输入采样阶段:PLC 在这个阶段会扫描所有的输入端口,将外部输入设备的状态读入到输入映像寄存器中。
程序执行阶段:CPU 按照用户程序的指令顺序,从输入映像寄存器、输出映像寄存器以及其他内部寄存器中读取数据,进行逻辑运算、算术运算等操作,并将结果写入到输出映像寄存器或其他寄存器中。
输出刷新阶段:在所有程序执行完后,PLC 将输出映像寄存器中的数据传送到输出锁存器,通过输出接口驱动外部执行机构,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。
编程语言
梯形图(LD):它是一种图形化的编程语言,类似于继电器控制电路图,以触点、线圈和功能块等图形符号来表示逻辑关系,直观易懂,是 PLC 编程中最常用的语言之一。
指令表(IL):类似于汇编语言,由一条条指令组成,每条指令都有特定的操作码和操作数,适合对 PLC 内部工作原理有较深入了解的程序员使用。
功能块图(FBD):以功能块为基本单元,通过连接功能块的输入输出端口来实现复杂的控制功能,常用于实现较为复杂的逻辑控制和算法运算。
顺序功能图(SFC):它是一种描述控制系统顺序控制过程的图形化语言,按照工艺流程将控制过程分为若干个顺序相连的步,每个步对应一个特定的动作或状态,清晰地展示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和顺序控制关系。
编程要点
逻辑设计:根据控制要求,分析被控对象的工作流程和逻辑关系,确定输入输出信号,设计合理的控制逻辑。
变量定义:明确程序中使用的各种变量,包括输入输出变量、中间变量、定时器计数器等,并为它们分配合适的地址和数据类型。
程序结构:采用模块化编程思想,将复杂的控制任务分解为多个功能相对独立的模块,每个模块实现一个特定的功能,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。
调试优化:编写完程序后,需要进行调试,检查程序是否能够正确实现控制功能,是否存在逻辑错误、语法错误等,并根据调试结果进行优化和改进。
系统设计
需求分析:与用户沟通,了解被控对象的工艺要求、控制目标、生产流程等,确定系统的输入输出点数、控制精度、响应速度等技术指标。
选型配置:根据需求分析结果,选择合适的 PLC 型号和模块,确定 CPU 的性能、I/O 模块的类型和数量、电源模块的容量等,并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布局。
硬件设计:设计 PLC 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电路,包括输入输出信号的接线方式、电源系统的设计、抗干扰措施等,绘制电气原理图和布线图。
通信与联网
系统调试与维护
硬件调试:在系统安装完成后,首先进行硬件调试,检查 PLC 及各模块的电源是否正常、输入输出信号是否能够正确传输、通信线路是否连接可靠等。
软件调试:将编写好的程序下载到 PLC 中,进行软件调试,通过监控程序的运行状态、查看输入输出变量的值、模拟各种工况等方式,检查程序是否能够正确实现控制功能,是否存在逻辑错误、语法错误等。
系统维护:在系统运行过程中,需要定期对 PLC 系统进行维护,包括检查硬件设备的运行状态、清洁设备、更换老化的部件、备份程序和数据等,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中出现的问题,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。
校区地址
镇江校:润州区中山西路 88 号协信太古城一区 3076 西府教育 。
丹阳校:丹阳吾悦广场第吾大道 5 号楼 302-305 西府教育 。
报名咨询
王老师:13815191911(微信同号)
